高溫工藝技術的展現

語音導覽

播放進度

距離現在大約二千多年前的鐵器時代,工匠掌握的製作技術可以反映出當時人群的工藝水準,也代表他們可以生產出哪些器具和物品。

製造金屬器具通常是透過鑄造或鍛造的技術。

鑄造是用高溫的火力把金屬熔化成液體後,倒進模型器具裡,等金屬冷卻凝固以後,稍微修整外觀,得到金屬器具,例如鑄造青銅器。鍛造則是用錘打的壓力改變金屬材料的形狀,變成工具。有些鍛造過程也需要加熱材料。

無論鑄造或鍛造,從處理原料到製作成形,都依賴對火力溫度的提升和控制。金屬器具的出現,不只代表人們懂得應用新材料,還表示他們掌握了和過去不同的技術和資源應用。

考古學者在遺址裡發現的鑄造模具、煉鐵的鐵渣(殘渣的渣),以及玻璃珠、玻璃的半成品,還有打成金箔的黃金裝飾等等,都說明鐵器時代的臺灣已經掌握製作這些材料的高溫工藝技術。

臺灣中央山脈蘊藏金礦,早在鐵器時代,史前人們就懂得在河川淘取砂金,並且加工做成裝飾品或貴重物品。

展覽室的休息區旁邊,有一面展示牆面,設置了多媒體的互動遊戲「黃金傳說」。觀眾在牆面上觸碰選項,就可以在動畫模擬的鐡器時代場景裡,瞭解當時人們如何取得黃金、鐵器、青銅和玻璃這些材料,以及高溫製作物品的相關流程。所以現場可以聽到火焰燃燒和敲打鍛造金屬器具的聲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