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寶:玉管

語音導覽

播放進度

第四個展覽室中央有5個外觀像方形柱子、做工精緻的展示櫃,裡面陳列了5組新石器時代史前人們使用的玉器。每一件都是國寶等級的古物。其中長度最長的,是一組玉管。

玉管是玉做成的細長圓管,它的年代大概是距離今天兩千八百年到兩千三百年前。史前人把玉石修磨成細長的圓柱體,再從兩端鑽洞貫通成為圓管。考古出土的玉管,還有方管、方圓管的造形,通常是戴在脖子上或胸前的裝飾品。

這組國寶級的長形玉管長度約29公分、直徑約1公分,共有5件;顏色稍微有差異,但是研磨精緻,外觀整齊,在展示櫃裡整齊地併排陳列。它們是卑南遺址出土的陪葬品,被發現的時候,是收成一束,放在石板棺主人的身邊。

卑南遺址出土很多像這樣的長形玉管。和東部其他史前遺址比起來,卑南遺址的玉管數量多,而且長度最長。因為它們很細長,戴在胸前其實容易折斷,所以,考古學家懷疑,長形玉管也許已經不是裝飾品,而是用來象徵身份。

這些長型玉管像現代使用的吸管一樣,中間是一個中空的管洞;不過,玉管中間被鑽透的管洞直徑很小,有些只有0.2公分!因為臺灣玉的硬度不低,史前人是如何在這麼細長的玉石中間鑽透一個管洞?而且,要用一條很細的線,穿過將近30公分的管洞,用現代的針線操作都有難度,何況是幾千年前。因此,這一組國寶級的玉管不但研磨精緻,更突顯臺灣新石器時代製作玉器的技術高超又獨特。

史前館典藏卑南遺址出土的4組史前玉器在2012年被公告為國寶,裡面就包括了這組玉管,是臺灣本土第一批被指定成為國寶的考古出土文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