播放進度
自古以來,人們埋葬死者的方式,常常會反映死者生前的身份,以及人們對於靈魂的想像和信仰。新石器時代晚期,不同的族群發展出不同的埋葬方式。有些族群是拿陶甕安放死者的軀體,也有些族群使用大型石板拼成石板棺,甚至刻意區隔出埋葬的空間。
長光遺址(長短的長,光明的光)位於臺東縣長濱鄉海岸的古代沙丘區域。在大約三千年前,這裡的史前人們採用獨特的墓園形式來埋葬死者。
展示區裡有一個長光墓園的模型,還原了長光遺址墓葬的形式。展示平台長6公尺、寬5公尺,做成了一片黃土砂地的模型,上面有一個長4公尺、寬3.8公尺的四邊形,用大小不一的石頭一塊接一塊地排列成長方形,是墓園的範圍。墓園中央凹下一個長方形的坑洞,是一個石板棺。3個真人尺寸的史前人模型正圍著這個石板棺。其中一個手裡拿著陶杯,另一手做出灑水動作,是祭司正在進行儀式。另一個人蹲在石板棺旁邊,用石錘敲打石板棺的邊緣,還有一個人正把陪葬的陶罐放在旁邊。墓園另一邊還有4個史前人,他們或蹲或站地正在處理一大堆擺在角落的陪葬品和祭品。
長光墓園的陪葬品除了有許多陶器,陶器裡面還會裝玉器、小型的石器,以及用來紡織的陶紡輪(紡織的紡,輪子的輪),有些陶罐裝了人頭,所以推測當時也會把人頭當作祭品。
在石板棺外圍刻意用石頭排列圍成墓園,並且在周圍擺放大量陪葬品,是長光遺址獨有的埋葬方式。
墓園模型旁邊的展示櫃裡,還有三件陶器。其中兩件,是長光遺址的甕棺,它們擺放的方式,就是在遺址出土的樣子。最左邊是一個大陶罐被垂直切開的半邊,高78公分,腹部直徑55公分,用來蓋住死者。中間則是一個大型陶缸,高46公分,腹部直徑58公分,被發現的時候,是用直立的方式埋在地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