渡海而來的移民

語音導覽

播放進度

六千多年前,一些史前人駕駛獨木舟渡海來到臺灣,他們帶著磨製石器和製作陶器的技術,在西部沿海建立聚落,是臺灣最早的航海移民。

新石器時代早期的聚落規模不大,多半在海邊或河口附近。考古學者在一些遺址裡面找到吃過殘餘的獸骨、魚骨和貝殼,還有各種經過高溫或火燒後炭化(木炭的炭, 變化的化)而保留下來的稻米和小米等等植物的種子。顯示這個時期的人們除了傳統的捕魚、打獵和採集之外,已經開始種田,過著農耕生活。從事農耕和有固定居住的聚落,是新石器時代人類最重要的突破。

展覽室的左邊,是新石器時代史前人們生活的模擬場景。我們把它分成背景壁畫和左右兩個擬真場景來觀察:

背景壁畫左邊是長長的沙灘和大海,有人站在淺水的地方用魚叉射魚,也有人正在撒網捕魚,有些人則圍著沙灘上堆放的魚和貝類,右邊面海的坡地綠意盎然,有一個蓋了幾棟茅草屋的聚落,幾個女人在採集植物的果實。

左邊沙灘靠近觀眾的擬真場景,有三個真人尺寸的史前男人模型,其中兩個正拉著魚網上岸。另一個男人蹲在旁邊,像是在清點魚的數量。

靠近觀眾右邊的擬真場景,則有兩個婦女的模型。她們背上的簍子裡裝滿了結實累累的稻穗。旁邊還有一個全身光溜溜的小男孩正在逗弄一隻小黑狗。顯然當時的史前人們已經開始飼養家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