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期

語音導覽

播放進度

第二間展覽室的主題叫做「冰期」(冰冷的冰,期間的期),是地球表面溫度長期很低,南北極地和高山的冰雪於是擴張、甚至覆蓋大地的時期。這間展覽室列出了許多臺灣島經歷過冰期的證據。冰期是造成臺灣島上生物種類很豐富的原因之一。

這間展覽室中央,有8種曾經生活在陸地的大型哺乳動物模型,佔了展覽室一半的空間。這些模型動物的體型非常龐大,但是都已經滅絕了,只留下化石證明它們曾經存在過。

根據地質學者的研究,在每次冰期大約十萬年的週期裡,海水水面可以下降一百多公尺。九十萬年以前,臺灣和亞洲大陸之間的臺灣海峽,受到冰期的影響,海水水面下降,臺灣海峽底部的陸地於是露出水面,形成大範圍的草原和沼澤溼地。當時一些亞洲大陸的動物,就沿著臺灣海峽露出的陸地通道遷移到溫暖的臺灣。

展覽室有一面牆,裡面陳列了從澎湖海溝發現的化石。是大型哺乳動物曾經存在這個區域和臺灣曾經經過冰期的證明。

此外,雪山山脈也能找到臺灣經歷過冰期的證據。這是因為寒冷的冰期,大量的冰雪長年累積在高聳的雪山山頂。受到重力的影響,這些冰雪會緩慢地向下移動,形成冰河。在冰河移動的過程中,堅硬的冰和岩石長時間磨擦、侵蝕地表,就會產生所謂的「冰蝕地形」(冰塊的冰,侵蝕的蝕)。在雪山的冰河消失以後,冰蝕地形能夠持續保留下來,在今天成為了重要的地質證據。

展覽室角落有一座可以觸摸的雪山山脈模型,山脈有些位置不是兩邊對稱,而是單側凹下去的地方,就是冰河留下的冰蝕地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