卑南文化人的去向

卑南文化是台灣東部新石器時代晚期的主要文化類型之一,其後續文化發展以及人群的分布的問題和原住民族早期的發展息息相關,因此是考古學研究的重要課題,但同時也是正常的問題。

關於卑南文化的發展問題大概可以從兩個方向來看,一是卑南文化與周圍環境互動所造成影響與變化,二是卑南文化的後續發展的問題。考古證據顯示,以卑南遺址為核心的卑南文化,其文化元素在3500至2300年前之間明顯往花東海岸、花東縱谷、中央山脈及東部綠島、蘭嶼散布,甚至翻越中央山脈進到台灣西部,其過程不只影響周圍的史前文化,其本身的文化內涵也不斷受影響而產生變化,最明顯的特徵是現象是陶器類型受到北方文化的影響而開始生產雙豎把圈足罐的器形。卑南文化就在與周圍環境不斷的互動下發展,但最後因為和外來的金屬器文明接觸而出現大轉變,發展成為鐵器時代的三和文化。

卑南文化除了文化元素向外傳播之外,到了晚期階段也開始在卑南遺址西側山區發展新的聚落,目前發現的聚落包括上里、老番社、泰安、射馬干、三和、太麻里社山等遺址。這些遺址除了出現和卑南遺址晚期相同特徵的物質外,大部分遺址也都出現三和文化遺留,展現出和卑南遺址相同的發展模式。因此考古證據清楚的說明,卑南文化的晚期人群已開始往山上發展,大約在2500年前部分人群接觸鐵器文化後在平地進一步發展為三和文化,而部分人群可能往更高的山區發展了,屏東山區的北葉文化即可能屬於這個人群所形成。三和文化大約從2500年前延續到1000年前左右,遺址主要分布在台東紅葉溪以南的淺山及海岸,晚期也往屏東海岸發展,分布範圍與卑南族和排灣族密切相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