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飾

耳飾是卑南遺址石板棺墓葬內陪葬玉器的主要項目之一,這種器物開始出現在新石器時代中期富山文化的中,並持續使用到新石器時代晚期,流行的時間大約從4000年前延續到2300年前,這段期間耳飾型態隨著時間大概產生了3個階段的變化。卑南遺址最早出現的耳飾類型都呈方板狀,以台灣玉製成,其特徵是在方形(或長方形)玉片的中軸一端以管狀旋截法打一個圓孔,然後在中軸線上切出一道直縫通圓孔,最後在耳飾的左右兩翼的邊緣各截出一個圓孔。這類型耳飾在墓葬中都只出現1件,並常有幾件短管珠伴隨出土。和這類型耳是同時代的陪葬玉器還包括玉玲、喇叭型玉環、玉錛、玉斧及玉矛頭等。

卑南遺址耳飾的第二階段發展出現在卑南文化早期。玦型耳飾及帶四凸起玦型耳飾為這階段主要器型,其中玦型耳飾的內外圈都使用管狀旋截的加工法製作,而四凸起玦型耳飾的外廓顯然是以手工琢磨成型。早期的方型耳飾在這階段也發展成長方形或長條型,同時也開始成對陪葬。卑南文化晚期的陪葬玉耳飾仍以玦型及帶四凸起型為主,但同時也開始出現一些新的類型。例如方形耳飾系統進一步發展成几型耳飾及人獸形耳飾,玦型耳飾系統則發展出帶獸紐耳飾,使用圓形玉核製成的兩翼型及帶四凸起兩翼型。此外最特殊的現象是開始出現板岩替代閃玉製作的玦型耳飾,尤其是四凸起玦型耳飾最常見。

卑南文化晚期以後的三和文化階段,卑南遺址人群使用耳飾的現象變少了,玦型耳飾已不再流行,耳噹成為新時代的類型。